夏至,风停在了盛夏的季节里,热情弥久不散,瓜果食多不消渴,唯有冷饮解暑热。如果你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,那么请放下你手中的冷餐冰饮,听我给你说一说。
夏至日,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,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,太阳角度最高,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,因为,接近地表的热量,这时还在继续积蓄,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。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,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,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,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。夏至节气的特点是高温、多雨、多湿,这种气候条件容易引发人体的一些疾病,如中暑、腹泻、湿疹等。因此,在夏至节气中,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养生,以保持身体健康。
嵇康(公元224年-263年,一作公元223年-262年),字叔夜,谯国铚县(今安徽省濉溪县(又有安徽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)人,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。
嵇康《养生论》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,认为夏季炎热,“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,”即“心静自然凉”,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。
夏季炎热,“暑易伤气”若汗泄太过,令人头昏胸闷,心悸口渴,恶心甚至昏迷。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消暑解热的一种方式,不仅可以洗掉汗水、污垢,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,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。因为,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,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,体表血管扩张,加快血液循环,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,降低肌肉张力,消除疲劳,改善睡眠,增强抵抗力。另外,夏日炎热,腠理开泄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,有空调的房间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更不宜夜晚露宿。
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,出汗多,则盐分损失也多,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
夏月伏阴在内,饮食不可过寒,如《颐身集》所说:“夏季心旺肾衰,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,蜜水、凉粉、冷粥,饱腹受寒,必起霍乱。”夏季可服用西洋参,西洋参性寒,对于气虚、阴虚所引起的头晕、口干、五心烦热、腰酸等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,而且夏天天气炎热,出汗较多,容易引起气阴两虚,导致浑身乏力、心慌气短、自汗盗汗等症状,这时适当口服西洋参,可以清热生津,补气养阴。如果以上的内容太多记不住,那么下面这首夏至养生诗简单易懂赶快跟我学起来吧!
夏至养生诗
早养脾胃,午休养心。
晚调经络,捶背通经。
昼长夜短,久热不散。
大汗淋漓,补水扇扇。
少吹空调,冷饮少沾。
饮食清淡,辛辣不欢。
瓜果飘香,食苦多酸。
洋参清补,滋阴回甘。
老少皆宜,夏季伙伴。
煮汤代茶,人人喜欢。